查看原文
其他

“不是不踩刹车,而是刹不住!”大货车制动失灵有多可怕? | 科学加

科普中央厨房 科学加 2019-07-01


点击上图,立即订阅

近期出现的多起重大交通事故都与大货车有关。被视作“马路杀手”的大货车为何容易出现刹车失灵?怎样规避大货车的风险?


文/记者 李鹏 图文编辑/陈永杰


新媒体编辑/吕冰心


采访专家:


邵春福 (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

许云飞 (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)


据应急管理部网站11月28日消息,国务院安委会近日对甘肃省兰州市“11·3”重大道路交通事故、陕西省西安市“11·13”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。这两起交通事故分别死亡15人和10人,均由大货车涉事,其中兰州事故已查明涉事半挂牵引车因制动失灵导致车辆失控,与1辆重型仓栅式货车发生碰撞后,连续与13辆小型客车直接碰撞,所载货物甩出砸中车辆,并导致周围18辆小型客车相互碰撞。事故共造成15人死亡、45人受伤、33辆机动车受损。


▲以往事故中,大货车也多次出现刹车失灵。大货车司机坦言,不是不踩刹车,而是刹不住!(图片来自网络)


这样的悲剧并非个案。近期国内发生的多起异常严重的交通事故都与大货车有关。


▲11月3日19时21分,兰海高速兰州南收费站发生交通事故(图片来自网络)


11月14日,北京市北五环内环两大货车发生追尾事故,事故造成1人死亡,2人轻伤。


11月13日,在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纺渭路附近,一辆水泥罐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造成9人当场死亡,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,其余2名伤者接受救治。


10月28日,河南省邓州市发生一起重型货车和小型客车相撞事故,致4死5伤……


大货车被很多人视作“马路杀手”,它为何容易出现刹车失灵?处理不当后果有多严重?遇到大货车,普通开车族该如何驾驶才是最安全的选择?


大货车为何容易刹车失灵?


我们都知道,现在汽车的刹车主要依靠制动片(也叫刹车片),在汽车的制动系统中,制动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,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制动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

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邵春福对北京科技报︱科学加客户端记者表示,现在的小型汽车依靠的制动片在设计上并不复杂,制动时其就像夹子样将汽车的后轮一夹,就可以实现制动。但是大货车并不是这样,大货车的风险性更大,为了提高安全性,与普通小型车辆相比,大货车的制动系统在结构上要更为复杂。


现在,大货车普遍采用的是制动毂(也叫刹车毂)制动,刹车时,活塞对半月形的制动蹄外边的制动瓦片施加压力,使其贴紧制动毂内壁,产生摩擦实现制动。但是这种摩擦会出现两个结果,一个就是发热,如果外边的轮胎受不了就会出现爆胎,这也是大货车经常出现爆胎的重要原因,另外是发热以后,制动片的磨损就比较严重,时间长了,甚至会将制动片磨光,从而导致制动系统失灵。


▲大货车普遍采用的制动毂(也叫刹车毂)制动示意图(图片来自网络)


由于重力加速度、刹车发热等原因,大货车往往需要比普通车辆更长的制动距离,有经验的司机都是提前刹车,提前预防,避免事故的发生。要是遇到长下坡,大货车司机就会面临着刹车失灵的考验。


邵春福表示,这是因为在长下路路段,为了控制行驶速度,需要长时间地踩刹车,对于采用毂式刹车的大货车来说,这很容易会出现刹车片过热而直接导致刹车失灵。


一位长期跑长途的大货车司机告诉记者,现在很多大货车也采用气刹,司机如果没有经验连踩刹车,也会出现气压不足导致刹车失灵。


在11月3日的兰州事故中,就是肇事车在长下坡路段频繁使用制动,致牵引车和挂车制动器发热,制动效能减弱,因挂车制动储气筒接头处肇事前有漏气现象,制动效能进一步减弱,整车制动距离加大,制动失灵,造成车辆失控。


如果司机或者车主在大货车出现制动问题以后不及时修理,就会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。“大货车的刹车片与刹车毂要好好保养,用一段时间后,需要检查刹车片、刹车毂,片没了要换,鼓有问题也换,不然遇到长下坡刹车就容易失灵。”该大货车司机对记者表示。


兰州事故发生约半个月前的10月21日,肇事机动车制动已被发现有问题,但直至事故发生都没有获得及时修理。


▲很多大货车司机忽视刹车毂的保养(图片来自网络)


另外,现在有的司机从经济角度考虑,为了省油,爱在下坡路时采用空挡滑行。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操作,对大货车司机更是如此。这是因为空挡滑行时,汽车会失去发动机牵制作用,下坡的过程中,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,汽车速度会越来越快,在没有发动机牵制下的汽车,制动距离要增大很多。


也就是说,刹车的作用会大大降低,车辆会处于失控状态。一旦前方有状况出现,驾驶员往往没法使车辆及时减速或者停下来。并且越是长下坡路段,风险越高。

……

(未完)


长下坡+重载大货车威胁怎么破?ETC收费能解决大货车威胁吗?如何规避大货车的威胁?行车途中遇上刹车失灵怎么办?点击下方按钮阅读更多内容。


阅读完整文章

出品:科普中央厨房  

监制:北京科技报 | 科学加客户端

欢迎朋友圈转发

公众号、报刊等转载

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@163.com

未经授权谢绝转载,违者必究

识别二维码,下载“科学加”客户端


加入北京科技报丨北科传媒(全职/实习)

bjkjbhr@163.com

投稿或推荐选题

bjkjbeditor@163.com


点击上图,立即参与

下载“科学加”APP,阅读和搜索更多精彩内容

11月“科学”流言榜: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?宇宙墙为宇宙划定了边界?

塑身衣真能让肉肉“记住”美好曲线从而让你变瘦?

了解“艾”的状态——艾滋病主动检测在中国

有疑问或寻求帮助,快加入"科学来帮忙"群!

科学加(scipress)

提供每日新鲜科学与生活资讯

组织各类有趣活动

主办:北京科技报社 | 北科传媒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